侗族大歌表演现场。侗歌多彩侗寨卢忠南摄
侗族琵琶歌表演现场。婉转黎平县委宣传部供图
青山环抱,蜡染流水潺潺。迎客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侗歌多彩侗寨肇兴侗寨,处处皆景:小青瓦、婉转坡屋顶、蜡染花格窗,迎客古色古香的侗歌多彩侗寨吊脚楼错落有致;河流旁、花田间、婉转小巷里,蜡染身穿民族服饰的迎客侗族人来来往往。
始建于北宋的侗歌多彩侗寨肇兴侗寨,是婉转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。婉转千年的蜡染侗族大歌、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、承载记忆的木构鼓楼,在肇兴侗寨,民族文化生机勃勃。
侗族大歌
“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歌声”
“春天到,春意浓,千树万树绿葱葱,布谷鸟儿声声唱,布谷布谷快播种……”这首侗族大歌名叫《布谷催春》。侗寨为背景,田园为舞台,村民们身着盛装、整齐列队,用婉转动听的歌声,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。
饭养身、歌养心,对侗族人民来说,唱歌和吃饭同等重要。2009年,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“侗族大歌主要模仿鸟叫虫鸣、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,没有文字和乐谱,全凭口传心授。”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团长钟声丽说,侗族大歌是一种无指挥、无伴奏、自然多声部合唱音乐,歌词押韵、曲调优美,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民间艺术,更蕴含着侗族人民的智慧。
在黎平县,每个村寨都有侗族大歌队,逢年过节都会表演,侗寨里的孩子从小就跟长辈学唱。得益于特殊的环境和浓厚的氛围,侗族大歌代代传唱,生生不息。
“我们必须主动作为,担起传承的责任,让更多人听到我们的歌声。”每逢旅游旺季,钟声丽都会带领团队到肇兴侗寨等景区表演,空闲时到各个村寨传授、培训,“这些年当地对侗族大歌的扶持力度很大,还有专项资金支持。传承人每年都能获得经费补助,不仅能做好传播推广,还能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队伍。”
2022年5月,黎平县启动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工程,拨出专项资金用于侗族大歌的收集、整理、编辑、出版和传承人培养、培训等,目前已出版《侗族大歌记忆》、《侗族大歌集成》(十卷)等书籍,培养各级代表性传承人236名。
“我们在各个村寨建有侗族大歌传唱阵地,鼓励村民参加活动,同时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,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熏陶。”黎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唐大才表示,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,全县精心培育“村歌”品牌,参与的歌队有上百支。为完善侗族大歌保护传承机制,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制订了《多彩贵州·侗族大歌传承保护行动计划》;黔东南州也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,整合各方资源,唱响侗族大歌。
侗寨鼓楼
看到鼓楼就能看到家乡
登高眺望,最耀眼的莫过于鼓楼。对于侗族人来说,看到鼓楼就能看到家乡。侗寨鼓楼一般按族姓建造,每个族姓一座鼓楼,仅肇兴侗寨就有5座鼓楼。这里既是击鼓聚众、议事会商的会堂,也是社交娱乐、节日聚会的场所。
先起鼓楼后立寨,鼓楼是侗寨的地标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。负责建造木构建筑的师傅,被称为掌墨师。建设鼓楼不仅是侗寨的盛事,更是掌墨师彰显手艺的时候。
“不用画图纸,整体的构思都在脑海里。”57岁的肇兴镇纪堂村村民陆德怀便是一名掌墨师。建造一座鼓楼,掌墨师仅凭一个墨斗盒、一把测量尺、一把细竹刀,就可以在打点画线之间,精准标示梁、柱、椽、枋、板等结构部件,没有丝毫偏差。待组装拼接完成,不仅严丝合缝,而且线条流畅,可长年不斜不朽。这是陆德怀的拿手绝活儿,他27岁便当上掌墨师,鼓楼、风雨桥……他经手的木构建筑,遍布十里八乡,不下百座。
“整座鼓楼不用一颗钉铆,完全靠榫卯衔接。”只需勘测地基数据,陆德怀就能快速在脑海中形成鼓楼结构,估算所需木材,再将各部件尺寸、榫卯位置、大小等用墨线标示,最后交由木匠加工。
修建鼓楼,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。“再小的鼓楼,大部件也有上百个,所有部件上千个,都是一个一个弹墨定型制作的。”陆德怀说。
如今,随着传统村落保护力度逐渐加大,掌墨师的发展空间逐渐拓展,越来越多人投身其中,为这门传统技艺注入新的生机。
侗族文化展示中心
“我们有保护民族文化的使命感”
“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是许多游客来到侗寨游览的第一站,它就像一个时光宝盒,将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汇聚在一起。”讲解员嬴勇秀介绍,2014年,侗族文化展示中心建成,其中的侗文化展厅被当地人称为“侗族文化博物馆”,展出侗族的习俗、服饰、建筑技艺、戏剧音乐等。
“在头饰上,只有肇兴的侗族人民会戴羽毛,为什么?”嬴勇秀常常将这个问题抛给游客。待游客猜测一番,她将答案娓娓道来:“肇兴在侗语里意为‘白鹭歇息的地方’,所以头饰上的羽毛既体现我们对白鹭的喜爱,也表明我们来自哪里。”
嬴勇秀还经营着一家旅行社。她发现,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跟团游,“他们强调体验感,对有文化特色、能深度参与的项目更感兴趣。”嬴勇秀观察到,近七成游客会自发到侗族文化展示中心参观,于是她将这里列入旅行社产品线路。
这些年,嬴勇秀帮助村里培养了不少年轻讲解员。对于肇兴侗寨的村民来说,这里不是一个景区,而是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。“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需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,我们有保护民族文化的使命感,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。人人参与,我们的传统手工艺、民俗活动、侗族大歌就会一代一代传下去。”嬴勇秀说。
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省份,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。近年来,贵州提出实施“四大文化工程”,其中就包括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,推进非遗进校园,建设民族文化传承阵地,打造文化生态保护区与特色村寨,持续推动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
蜡染和刺绣
传统手工艺变成新生计
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,经过10余年的发展,2024年收入达1800多万元,带动上百个村的村民增收。事业刚起步的时候,合作社负责人陆勇妹也没想到能有今天的发展。
早年间,陆勇妹当过幼儿园老师。她注意到,由于父母外出务工,村里许多小孩跟着老人长大。如何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?从小在染坊长大的她立刻想到了侗族传统手工艺——蜡染和刺绣。
2013年,陆勇妹在村里开了一家蜡染店,次年又成立了黎平县侗品源传统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。“最初合作社只有7人,现在已经有218人了。”陆勇妹介绍,合作社通过组织各村绣娘进行生产,带动绣娘增收,“年用工需求在1200人次左右,去年我们发放了近800万元的工资。”
如何让传统手工艺变成新生计?陆勇妹选择让传统手工艺服务市场需求,过去做衣服,现在可以做布艺玫瑰花、杯垫和包包等,还可以为客户定制产品。
经营合作社10余年,陆勇妹和社员们培训了3000余人次,许多社员开了自己的蜡染店。“只有大家都通过这门手艺赚到钱了,才能更好地传承手艺,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。”陆勇妹说。
近年来,贵州推动“指尖技艺”持续转化为特色经济,推出“锦绣计划”,覆盖全省9个市州、88个县(市、区),民族刺绣、蜡染产品从农村走向城市、走向国外,产业规模不断增长,助力众多绣娘实现了增收致富。
■链接
贵州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
侗族大歌
侗族大歌是一种流传于贵州省南部侗族地区的民间多声部合唱形式。无指挥、无伴奏、自然和声是它的主要音乐特色,歌师教歌、歌班唱歌是它的主要传承方式。侗族大歌曲库丰富,代表性曲目有《耶老歌》《嘎高胜》《嘎伦练》等。2009年,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侗族琵琶歌
侗族琵琶歌是一种以侗族南部方言独唱或对唱的侗族民间音乐形式,主要流传于贵州省侗族南部方言地区。侗族琵琶歌有相对规范的结构,唱腔由“歌头”“歌身”“歌尾”组成。没有固定唱本,歌唱内容涵盖侗族历史、生产生活、风尚习俗等,表演者根据曲调即兴发挥,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。2006年,侗族琵琶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
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主要传承流布于贵州黎平、榕江、从江,广西三江、融水,湖南通道等侗族地区。其建造类型主要有鼓楼、花桥、戏台、萨堂和民居。其中,侗族鼓楼、花桥最具代表性。鼓楼一般高三至五丈,鼓楼底部通常宽7—10米,中置“火塘”,四周围有长凳供人休息。2008年,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侗族刺绣
侗族刺绣主要流布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平秋镇及周边地区。其绣品具有浅浮雕感,由盘轴绣、滚边绣两种刺绣方法组合而成。侗族刺绣集纺织、印染、剪纸、刺绣于一体,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。2011年,侗族刺绣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蜡染技艺
蜡染技艺流布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及普定县、镇宁县、紫云县、关岭县等苗族、布依族聚居区。安顺蜡染主要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。安顺苗族蜡染的图案多取材于自然界的花鸟草虫,对称中讲求灵动;布依族蜡染纹样多为写实性的花鸟虫鱼及抽象性的螺旋、水波等几何图纹。2008年,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另外,蜡染技艺(黄平蜡染技艺)流布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的重安、旧州、谷陇、平溪等乡镇。蜡染构图独特,主要以太阳纹为构图中心点,以双线绘图,主要为蓝白两色或青白两色。2011年,它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资料来源: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
Copyright © 2002-2017 河南城市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: 020-123456789
地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:admin@aa.com
友情链接:
广东深圳龙岗举行萌宠主题活动:用宠物经济点燃城市商业新活力
湖北出台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
聚焦九大领域 北京启动2025“守护消费”“铁拳”行动
福建:全力护航节日期间市场秩序稳定
广西南丹:加强地摊药检查
浙江嘉兴: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
湖北武汉企业总量突破100万户
北京丰台:检查药械质量 确保用械安全
北京通州:规范合同签订 让年夜饭吃得更放心
广西凭祥开展节前药品安全检查
守护游客好“食光”
《大型游乐设施运营使用管理规范》地方标准实施
河南省市场监管局举行新闻媒体座谈会
山东肥城:“所社联动”激活消费维权“末梢神经”
陕西西安开展“3•15”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宣传活动
广西防城港:无害化集中销毁过期药
广西南宁发布春耕消费提示:谨慎购买游商销售的农资商品
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严打专利违法代理乱象
福建漳平:规范节令食品销售 排查集体聚餐风险隐患
食安护航共富路 浙江嘉兴推动农村家宴品牌建设
湖南省发布消费提示:室内加热器尽量单独使用一个插座
聚焦九大领域 北京启动2025“守护消费”“铁拳”行动
氢能汽车离我们有多远?陕西首条氢气瓶检测线为消费者安全把关
河北省启动“扩流增量促发展”活动 助力河北产品卖得好、走得远
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严打专利违法代理乱象
北京: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 打造“北京服务”市场监管品牌
黑龙江绥化专项整治化肥产品市场
广西三江:AI赋能“明厨亮灶”守护舌尖上的安全
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严打专利违法代理乱象
聚焦九大领域 北京启动2025“守护消费”“铁拳”行动
金价一路飙升 警惕黄金饰品掺铼
河北肃宁:手机变砝码 计量更惠民
北京发布61项地方标准修订计划
国家计量科学数据中心福建分中心应用基地(漳州)正式揭牌
福建发布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
山东宁阳:规范市场 倡导文明祭祀新风尚
福建省宁德市市场监管局结合投诉热点发布消费警示
河北省启动“扩流增量促发展”活动 助力河北产品卖得好、走得远
河南鹤壁召开2025年“3•15”活动部署会
北京海淀:专项检查花卉市场
湖南将3月确定为“共筑满意消费”年主题宣传月
湖北省市场监管局启动首个“百姓点检日”活动
食安护航共富路 浙江嘉兴推动农村家宴品牌建设
福建泉州:指导设备复工,助力企业复产
湖北:加强节日期间重点业态食品安全监管
湖北武汉:检查市场“作弊秤”
推进质量强国建设
福建古田开展养老机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
湖南将3月确定为“共筑满意消费”年主题宣传月
北京石景山:开展机动车检测专项检查 确保市民安全出行